XX,明天会下雨吗?
这是一个可以问任何人的命题,因为在这个奇怪的季节,在这个奇怪的时代,在这个让人烦躁的气候面前,生活在这里或者生活在其他地方的人,都会问明天会下雨吗?天气已经热得让我有些不能接受了,从小在北方长大,实际上北方那种干热,我是深有体会的,从现在往回推五年,可能我已经不再记得那种感觉了,不知道离开那里算不算是背井离乡,但实际上依然对那里失去了很多的概念和回忆,长期在外面漂泊,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算是哪里的人,什么时候能固定下来,一直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很难实现的目标。今天的天气依旧还是很热,依旧是南方那种典型的热天我却已经深深地记住了,因为并不怎么好受。仔细想想,每年成都的时候应该都不是很热,而且似乎成都的气候一直都很不错。只是今年伴随着各地的抽风,程成都的天气也开始变得有点异常了。下雨,一个遥远而又不遥远的话题,偶尔跟同事开开玩笑,明天去买点东西求雨吧!这种玩笑从读书的时候就在开,到现在也一直都没有成功实施过。明天会不会下雨?我也不知道……
相对的,我想那些身处暴雨频繁地区的人们,都会问,哪怕是小孩子,都会问问父母,明天会天晴吗?我没有身处那样的环境,我永远不知道他们所处的状态和想的是什么,因为我没有生活在他们身边。小的时候,老师讲作文,说要身临其境才能写得真实,这话一点都不假,即便是那些编出来的小说,也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体验基础之上的。放在任何一件事情中,都可以发现,身处其中必须要成为创造的前提条件,否则任何人都没有发言权,因为不知道真实的情况,所有的描述都只能是臆断,这样没有任何说服力。天气正如人生一样,看似可以预测,但却很多时候都会有意外发生,并不是每天都能够按部就班的进行着自己应该做的那些事情。所以我们还是学会了客观而冷静地对待天气和生活。回想当年学英语的时候,记得西方人对话一般都是从天气开始的,英国人每天出门都会带把伞,不知道这样的话题现在的学生还有没有在学,不知道西方人的这些习惯有没有改变。实际上有太多变化,我们的现实阅历和能力是无法赶上的……
死亡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几乎很少考虑的问题,因为单纯从实际上来讲,这是个很遥远的话题,但这样的话题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而且当我们渐渐长大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学会去面对这些。因为以前我也说过,我们长大的同时,周围的人也会长大,他们也一样会老去,会离开。无论是我们的长辈,还是我们的长辈的长辈,还是我们的同龄人。这个时候我们突然间意识到,我们腿疼的时候,会考虑是会不会什么什么身体机能出了问题,是不是需要去医院看看医生,是不是应该好好保养一下自己的身体。这些都是困扰我们的话题。同时,那个持续了好几千年的讨论,我们为什么会死?我们死了去哪里了?死亡对所有人而言,都是一个平等的归宿,这里没有贫穷,没有富贵,也没有饥饿,不含任何情感,也不含任何价值观念。因为那那是离去,却又不同于真正的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