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抬头看着窗外的白云,想起来现在小学生的八股文式作文描述,我其实不知道该怎么去教女儿怎么去写作文,因为我怕限制她真正的思维发挥。对我来说,直到现在也不会使用什么绚丽的辞藻,所以我想这样的文字驾驭能力,应该谈不上驾驭吧,毕竟跟15年前靠文字谋生的我相比,我的文字功底并没有真正提升多少。而随着现在这个真正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毫无顾忌的到处乱撞,我们也不知道每天会被动的接受多少信息,而那些坚持写下去的人也早就转变思路去做了公众号或者短视频,毕竟那样的平台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无论是所谓粉丝还是收入,对于这些草根的从业者而言,他们都必定能获得更大的成就感。而我终究还是没有靠着文字吃饭,而也终究还是折在了文字这件事上,毕竟影响了自己足够长的时间,当然我也庆幸并没有沿着文字这条路走下去,因为我至少对现在这样衰退的经济状态来说,我的工作能力更能够体现出我自己的价值。至于为什么要起“散文”这个名字?实在是因为我想了很久,想要写点什么,可是当我真的像往常一样把手放在键盘上的时候,我再没有15年前那种文思泉涌,也自然没有当年的那份文字细腻和灵动。而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我每天接触的信息量太过巨大,如果我真的要把每天接触的信息都写出来,我恐怕一直敲到自己手指头酸痛也未必能真的写出来。所以我选择用“散文”这个标题,我想试着把每天巨大的信息量稍微能够提炼出来,也试着把一段时间经历的事情能够准确的描述出来,更希望自己能找回原来写文字的感觉,愿自己15年的努力后,归来仍有那份少年之心。

阅读剩余部分 -

世界变了

眨眼间都进入到4月了,今天是谷雨,古人的智慧还是一如既往的在发挥着,早上酣畅淋漓的下了一场雨,雨似乎并未真的会改变我们什么,反而在今年雨总是不合时宜的出现,尚不知道这样的异象会在今年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以上是在4月份准备写的,但是却因为各种奇怪的原因并没有完成

进入六月,以往最喜欢的时节大概也就是接下来的三个月吧,因为很多年前这三个月大概是最无忧无虑的时候了。想想高考也已经过去了18年了,一个小孩都已经成人了,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去回忆高考怎样怎样,大学怎样怎样,甚至我在大学毕业的时候都不太再愿意提及自己的学校,因为总觉得路要往前走,何必总是去看着这些已经板上钉钉的事情。说到高考,也回想起来去年这个时节,一个原来公司的同事发朋友圈,居然意外的发现他的小孩考上了清华大学,可能这个时候大家也不去在意到底读的什么专业了,毕竟这样的分水岭其实就已经彻底形成了,虽然每年四川和成都都有那么多人会考上清华,但是这个人应该是既我的高中同学以后,身边距离最近的一个吧。回想起来2017年公司安排去美国的时候,在哈佛大学这个同事一定要去摸一下约翰·哈佛铜像,那个时候从未注意,这个同事似乎对摸一下这个铜像的脚非常在意,而我们几个人也就是当成是一个例行的打卡而已,但几年后,原来他的孩子似乎已经在有可能的方向上,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了。

阅读剩余部分 -

我不会用什么很好听的句子,因为我其实不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人,也更没有什么文学基础,即便曾经花了4年的时间来学习这个专业,也依然没有让自己走上靠这个吃饭的路,一直到现在也都没有成为父母口中那个懂一门技术的人,我只能自己骗自己说,也许做投资也是一门技术,但是投资这个岗位也就是在这样的行情下,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突然就变成了弃儿,我曾经还非常认真的告诉自己要好好的努力去改变一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再延长一些,但是似乎也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然后紧接着就面临了这接近4年的疫情,我们谁都不愿意去回忆这4年经历了什么,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困难。很多人在这样的疫情中流离失所,很多人失去了工作,很多人失去了亲人,我们甚至不知道这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我们只知道去服从一切的管理,我们只知道在这样的生存中去寻找那么一点点生存的价值。

即便是我自己也能肉眼可见的发现自己的生存状态的改变,自己收入状态的改变,每一年我们都会盼着这一年结束的时候,新的一年开始的似乎,这场疫情能够结束,我们都盼着一切能回归正常,可实际上呢?到底是我们真的战胜了疫情,还是疫情战胜了我们?到底是一小部分获利,还是一小部分人被煽动,我们也许永远都不可能求证。我们只知道那种被关注,失去自由的感觉并不好,所以我们一点都不愿意再持续那样的状态。而直到今天,媒体告诉我们,国家基本上要放开这一切的时候,我们却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了,我们甚至不知道该怎样保护自己。

紧接着我们又意识到原来经济正在走向一个我们不敢预料的方向,我们以为我们可以快速的恢复经济,结果发现需要很漫长的时间,我们以为我们从疫情中挣脱出来了就可以让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可是往往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看不到希望。也许这样的状态就是一种经济危机吧,也许这样的状态也是一种经济倒退,我们只是想如果明年可以稍微恢复正常的话,那就还可以多出去转转,就还可以好好调整自己的状态。毕竟没有人会关心每一个经受住疫情的人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最后只能靠我们自己去调节。

希望今天就是疫情的终章了,我们也可以重新的回归原来正常的生活,也至少让我们能够看到未来的希望。

以上

没有人能为我说话

THEY CAME FIRST for the Communists,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 t a Communist. THEN THEY CAME for the Jews,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 t a Jew. THEN THEY CAME for the trade unionists,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 t a trade unionist. THEN THEY CAME for
the Catholics,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 a Protestant. THEN
THEY CAME for me,and by that time no one was left to speak up.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那时已经没有人能为我说话了。

我把这段话写在最前面,很久以前看到过这段话,但是当时完全没有这种紧迫感,也并不明白个中含义,前两天一个高中同学又把这段话发给我,其实我一下就明白了,原来这些事情过了一两百年了,仍然还在发生。这个我们所深爱的国家,真的病的很重了。因为从上到下,从普通老百姓到官员,都沉浸在这种错误的导向之中,沉浸在对权力的崇拜中。当一个国家的民众对“封城”乐在其中的时候,其实国民的劣根性也就暴露出来了。我们普通人的确并不知道新冠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影响,我们也很清楚这的确是一种病毒,可是一个病毒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变异,真的还有那么大的危害吗?我不知道!我们到底是为了国民的身体健康,还是为了更多的监控手段,我也没办法去误读,我更加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国外很多西方国家已经宣布与病毒共存,到底是我们傻还是他们傻呢?其实还是那句话,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这出发点特别的好,但是到底是以牺牲什么为代价?牺牲国民的隐私?牺牲国民的自由?牺牲国民的民主意识?还是牺牲国民的生命?

阅读剩余部分 -

冰冷的电脑

每天熟练的切换着中英文输入法,尽管工作并不与文字直接相关,仍旧十分注重语言的逻辑性,甚至标点符号的中文与西文区分,这也许就是为文者应该有的态度吧,长久以来习惯以文字为伴,记录生活也记录感悟,记录怨愤也有欢笑,偶尔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打开电脑,依旧还有写东西的冲动。往往在这个时候,冰冷的电脑会提醒自己,其实还有工作没做完。

也许因为电脑是金属的材质,在这个季节,手放上去的一刹那,还是会有非常明显的冰冷感。

这篇文章是在2015年11月18日没完成的草稿基础上继续写的,写了那么多年的博客,其实早就知道会走到今天这个冷清的境地,以前我们说互联网的很多东西都不会一直长久的,包括一切新鲜的事物,其实博客这个东西从诞生开始就带有一些疑问符号,我们不知道如何维持,也不知道如何去创造价值和流量,直到后来的智能手机全面占领互联网,包括后面的自媒体,包括视频自媒体和文字自媒体,大家都发现写文字可以赚钱了,可以有流量了,所以最原始的东西一定是会被淘汰的,那么原始的东西到底好不好呢,其实已经无所谓了,当初也没想过要靠这个赚钱,虽然曾经确实通过放广告赚过钱,但是那都是小钱了,对自己来说,快乐可能更重要一些吧,也许真的能够记录一些东西更重要吧。

阅读剩余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