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看着窗外的白云,想起来现在小学生的八股文式作文描述,我其实不知道该怎么去教女儿怎么去写作文,因为我怕限制她真正的思维发挥。对我来说,直到现在也不会使用什么绚丽的辞藻,所以我想这样的文字驾驭能力,应该谈不上驾驭吧,毕竟跟15年前靠文字谋生的我相比,我的文字功底并没有真正提升多少。而随着现在这个真正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毫无顾忌的到处乱撞,我们也不知道每天会被动的接受多少信息,而那些坚持写下去的人也早就转变思路去做了公众号或者短视频,毕竟那样的平台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无论是所谓粉丝还是收入,对于这些草根的从业者而言,他们都必定能获得更大的成就感。而我终究还是没有靠着文字吃饭,而也终究还是折在了文字这件事上,毕竟影响了自己足够长的时间,当然我也庆幸并没有沿着文字这条路走下去,因为我至少对现在这样衰退的经济状态来说,我的工作能力更能够体现出我自己的价值。至于为什么要起“散文”这个名字?实在是因为我想了很久,想要写点什么,可是当我真的像往常一样把手放在键盘上的时候,我再没有15年前那种文思泉涌,也自然没有当年的那份文字细腻和灵动。而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我每天接触的信息量太过巨大,如果我真的要把每天接触的信息都写出来,我恐怕一直敲到自己手指头酸痛也未必能真的写出来。所以我选择用“散文”这个标题,我想试着把每天巨大的信息量稍微能够提炼出来,也试着把一段时间经历的事情能够准确的描述出来,更希望自己能找回原来写文字的感觉,愿自己15年的努力后,归来仍有那份少年之心。

那就先从少年之心这个话题开始讲吧。到了今天这个年纪,我们最怕面对的就是年龄的增长,我记得当初朋友说羡慕我年轻,还没到35岁,所以还有机会跳槽去更好的公司,因为对于很多快速发展的公司而言35岁本身也是一个坎,可那几年谁能想到随着行业的变化, 35岁已经不是一个所谓的职能负责人的门槛了,而是失业与否的门槛了。看着身边大量的人离开这个行业,也看到了整个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其实我也知道这些跟自己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要做好的只是自己而已。可是所谓的少年之心对于我来说到底是什么,是心情还是情绪,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随着年龄的增加,我的情绪控制能力大不如从前,也许是每天要面对太多的事情和压力,也许是自己想要得到超出自己能力的东西,而这样必然产生的矛盾就也就会让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差。另一方面是身体状态,球友们总说现在是30几岁的身体状态,20几岁的意识,人终究是要服老的,可是那么多短视频又告诉我们通过锻炼可以延缓这样的状态,所以我想自己多试试去锻炼,可是自己也会找到很多的借口,比如喝了酒,比如加班很忙,导致没办法持续的去完成锻炼。好在自己的身体基础还在线,所以即便到了这个年纪,我也还是能有一个比较好的运动状态。当然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发现原来身边那么多配速4分以内的人,身边那么多时速30的骑手,还有那么多人已经不满足于这些,开始了铁人三项。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这些,但是似乎这些要看基因,也要看天赋,我一直努力做一个锻炼的强人,可我也在逐步的面对这样的衰老状态,我想好好告诫自己,再努力的拼一把,让自己的身体状态能维持更久一些,这样我就能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和赚钱的机会了。至于能维持多久,我想至少当初读大学告诉自己的那句话我会一直铭记——无论多大年纪,都不要忘记如何出发。希望自己能保留那份少年之心,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