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眼睛的捕捉能力太差
参加工作以后半年多了,应该经历的事情也经历不少,当然一定也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经历。工作之余,偷懒翻了翻以前拍的照片,在“地震记忆”文件夹中意外看到一张救援直升飞机从头顶飞过的照片,那一刻是静默的,因为螺旋桨能够清晰地看到,就如同飞机还停在停机坪上一样。先是愣了一下,后来想想,没什么可奇怪,谁让照相机的影像停留能力比眼睛强呢,也难怪人家看到的东西能够把那份静止都看进去,而我们看到的确是在不停旋转的螺旋桨。仔细想想,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很多方面都是像这样,为什么人眼看东西总是不能一次性看透,而且过程中还要经历很多思考,就因为人心不是那么简单的,每个人对外物都在设防,都在小心,特别是离开学校后,很多时候都不敢轻易去判断某件事,很多时候都要好好思考这件事到底是不是应该去做。
我记得我有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他跟别人聊天的时候有个习惯,就是别人问什么话的时候,他都不会马上作答,同时每次回答都会在别人刚好等不及的时候说出来,后来问他,他说有的时候说话不能太随意,人要学会对自己说出去的话负责任。而他则是典型的少年老成的代表。虽然后来我没有学到他的那种习惯,但是还是学会了他的那种说话态度。因为自己很多时候看人和看事都不是很准确,所以工作之后还是格外小心的,一般不轻易说什么话,或许是因为自己眼睛的停留能力比别人还要差吧,更不要说跟相机相比较了。
仔细考虑一下,用相机记录的东西大多数都是真实可见的,而且都不会有过多的杂质,拍出什么就是什么,这是它能决定的,而人在看到某些东西的时候必须要习惯性地加入自己的个人主观感受,想必没有多少人能够保证每次都客观地评判人和事吧。正如男士们见到美女就会有好感一样,因为外观上的出众,很容易让人对这人产生好感,尽管大家明白不能单纯从外表上判断一个人,但是第一印象的作用是很难改变的。正如自己刚上大学的时候一样,因为并不起眼,所以老师不会太过在意,用人的时候自然也不会多做考虑,只有后来通过自己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才渐渐得到别人的肯定。正如一个大学同学对我的评价一样,“他太不卡通太不帅气太不闪耀了,所以我对他没了第一印象的回忆,甚至记不起他的自我介绍”。其实这是很客观的,但是很明显这应该是从我的外表上看出来的。这也许就人看人的一种方式吧,说好理解,也好理解,说不好理解,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生活中我们总是想要看透别人,正如玩“杀人游戏”的时候想要从对方的表情猜测这人是不是撒谎一样,但是很多时候大家都很会伪装,大家都在彼此试探着,直到用时间来检验一切都合格之后,我们才真正尝试融入这样一个群体,那个时候我们才能渐渐觉得自己应该看透这一切了吧。
当然, 如果我们单纯看到相机的高停留能力,那我们也一样会忘记一样东西——人情,毕竟机器是没有情感的,它懂得真实记录,必然要舍弃情感。人有的时候可以避讳真实记录,那是因为人还有情感。
那到底是眼睛厉害还是相机厉害呢
呵呵,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做个近视眼吧~~~
呵呵 肉眼就这样啊
很多东西都没法真正看清楚~
嘿嘿,看上去比较有学问嘛~
买个 DV 得了
确实工作之后很多原本在学校完全无所谓的事情需要在意点··
尤其在领导身边的时候,有时候说错一句话,还真的麻烦大了··
这个我看行,记录能力更加强大~
毕竟学校跟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异呢~
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尽量让自己好好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同时避免犯更多的错误,也能更加有效地保护自己~
想说的大家都说了 留个印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保护眼睛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