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多的样子,群里的网友说市中心下雨了,想想好在这里不算市中心,不然又免不了一阵瓢泼大雨,当然了,可能在未来的两三个小时内,积雨云也会飘到城南,最近几年成都的雨越来越有意思了,都是一片一片的,也许这个区域在下瓢泼大雨,而另一个区域却是太阳当头。气候的变化可能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异,但至少这些让人类深深的感受到了跟以往的不同。不同于热带雨林区午后暴雨,他们总是经历着清晨的眼光和傍晚的火烧云,然后必然中午要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暴雨。到底洗刷的一天的尘埃还是城市里人心的浮躁,更或是尘嚣的残妆。多年以后,可能我们都还没有真正去过热带雨林区,而以上的所有描述也都是基于当年那地理课本上的说法,至于教科书所带给我的东西,我想唯一只有地理是相对客观的了吧。当然了,那个时候并没有很重视钓鱼岛,相对于现在而言,我想还算是一些小小的进步了。其他的教科书,恐怕只有这一代真正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到底这算是人生的指引还是一种戕害了。

       按道理说,天有不测风云,至于一场雨什么时候下,什么时候停,就算是有很先进的天气预报,即便已经习惯了看雅虎的天气预报,即便更加相信美国的卫星要比风云一二三号更强,但天气终究要走在人们的预报之前。好在午后阵雨降临时,我正躲在一个写字楼里默默的上班,就像是一个真正的小人物,写字楼里的窗户离我的桌子很远,所以几乎感受不到外面到底有没有雨声。只是在偶尔出去呼吸一下空气的时候,会感觉到雨的存在。成都已经连着下了快一个星期的雨了,四川省境内多个地市也是被这场雨光临了很久,那么意味着一场不容忽视的内涝又会在很多地方降临了。而对于我们来说,没经历过内涝,却也几乎算是经历过了洪水的,这些天灾人祸带给大家的不仅仅只是去反思大家是不是哪里的大坝又没有修好,是不是哪里的生态环境又被破坏了,反思结束之后,一年又一年,一年之后,死掉的人还没成为新的好汉,而又会有新的人步他们的后尘。

       国家永远是两极分化严重的,上面的人一直在说要多么清廉的治理国家,而下面的人却要经历很多年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想当年,快马加鞭的送文件,走驿道,住驿站的年代,似乎有些皇帝还是把国家治理的像那么回事。看现在,一封邮件可能100Kb,无需住宿,1分钟即可传送到的文件,却还没有真正让这些天高皇帝远的基层官员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归根结底并不是领导的错误,也并不是哪个人的错误,而是历史的错误和社会的错误。我想这样把责任一推,可能大家就都比较爱听了。

      今天稍微有点收不住,明明是根据一场雨想到的东西,却跑了这么远还要讲讲历史。很多时候人也会这么认为,往往一件事本应该在上午发生,但是因为诸多因素,事情却偏偏要迟一些发生。人们习惯去预测,却经常发现事情出乎意料。即便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后悔的可能,但当事情真的发生了,那也只能继续朝前走,而不是在那里继续反思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就如同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去等上午那场雨,而不是下午那场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