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启程

       每年到这个时候,例行的要写一篇来重新开始,去年专门写了两篇,一篇是总结,一篇是开始,跨越了两年。昨天好像因为出去喝酒没顾的上写,等回来的时候都很晚了,也就不再去理会了,但今天的“再启程”还是要认真写的。尽管现在对于写东西已经失去了很多灵感,但还是很想继续坚持下去,毕竟还是从中得到了很多自己想要的东西,无论是对生活的体会,还是别人对我的评价,这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很多对生活的看法。这一年中,也有朋友劝我不要写了,因为会让自己变得更压抑,也有朋友让我继续坚持写下去。经过了很多次慎重的考虑,我还是觉得这个东西是现在支撑我的一个重要精神力量,我还是会继续写下去。
      要我像电视台盘点一样去回忆和总结我这一年来的经历,对我来说完全没必要,因为当我需要去寻找的时候,只需要去翻出以前写的日志就一切都明了了。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更重要的是往前看,看看前面是不是真的有自己想要去努力的东西。也许这一年就要面临新的抉择,人们常说25岁如果还没有找对自己的方向,那么可能以后就会变得更加迷茫,我想对于我而言,这也将成为一个转折点。尽管现在有着无尽的思考和幻想,正如去年1月1日写这样一篇博文一样,我也希望那么多的未知和奇迹可以发生在自己身上,尽管最后都没有发生,我也还是从中收获了很多东西,这样平淡的一年,尽管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但还是希望接下来一年可以发生一些巨变,可以让我重新找回对生活的激情。
      按照惯例,还是给自己定制了一张贺卡,不过快递还没有那么给力,只是相当于是一种祝福吧,这样的惯例已经坚持了五年,我想以后也可以继续坚持下去。每次重新翻开前一年的卡片,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受,毕竟很多话真正写上去的时候都是在祝福和停留在纸面上,到底能不能真正实现还是要看自己的努力。
      再次感谢这一年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特别是父母和那些好朋友们,的确没有你们的付出,很多时候面对种种困难我都选择退缩了,正是你们的鼓励,我才能够继续磨练自己的心智,祝福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希望你们能够健康开心。

惜忆——Dear F

       小的时候母亲喜欢问,在学校有没有朋友,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我的回答是很含糊的,似乎那个时候我就真的明白他们观念中的朋友和我所想的朋友不是一回事。毕竟年幼的我们还什么都不懂,不懂得什么叫关心,不懂得什么叫倾听。所谓的朋友也许仅仅是玩伴罢了,也许今天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明天就有可能翻脸不认人,稍微懂事一些的孩子还稍微懂得去关心别人,但那种关系也是很纯粹的,并非像现在这样发自内心的。因为年幼的我们的确是什么都不懂,我们要学会的东西都是在以后才慢慢发生的。那个时候我们也不懂得如何去倾听,更不知道什么叫做知心。我想那个时候我的确已经意识到了我所说的这一切,所以我并没有在学校找到所谓的“朋友”,只是有一些比较好的玩伴罢了。
        后来,我也长大了,渐渐也变得成熟了,对人和事都有了自己的判断力,但母亲几乎很少再问我,在学校里有没有朋友了。当然不问,其实我自己也明白这样的朋友究竟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不过庆幸的是,读高中的时候我身边还有那么几位我真正可以认为是朋友的。所以到现在,也许我们真的是天各一方了,但当某一天我们再相聚的时候,一样有很多说不完的话。那应该就是我们成熟后所得到的友谊吧。
       再后来,我们读大学了,我们的生活开始要跟社会接轨了。但我却一下子把自己关起门了,我似乎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周围的人和事,我不愿意去讨论什么是朋友,什么是知己,因为我总觉得有一种一样的眼光在观察着自己。那个时候我以为是我多心了,不过四年过后,当我重新再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我会发现原来这段经历中,实际上我已经找到了所谓的“朋友”,不单单是同学,也不单单是那种见面打招呼的感觉,而是真正有话说,真正有理解、关心和倾听的那种。但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彼此之间也都已经拉开了距离,因为地域的缘故,真的就很难再见一面了。虽然彼此能够靠电话和网络联系,虽然有时间的时候可以靠交通工具见面,但这根本无法取代当年的那种感觉。但今天某丽说,庆幸的是这个时候都意识到了这一点,这就不算是个悲剧了。毕竟真的发现彼此之间有很多共通的地方。

阅读剩余部分 -

稻梁谋

       在前次的博文中,lifecho評論道“工作若不是理想,可当是为稻梁谋,尽职就好”。說實話,這幾個字真的是一語點破,lifecho經常到來看我的博文,而且每次寫的評論都很深刻,我從他的評論中也學到了很多東西,他對“春秋三傳”很有研究,從中領悟出很多跟現代生活有關的道理,這讓我這個號稱是中文系畢業的偽大學畢業生有點自慚形穢了。很多時候,我用生活中所領悟出的道理來解釋自己和周圍所有人的生活,有些也的確發揮了一定作用,達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卻發現有些東西並不如自己想像的那麼簡單,畢竟這個社會還有太多道理我不知道,還有太多人情世故我不瞭解,還有太多的未知等著我去開發。只是站在這個角度,我開始發現,原來生活還是有很多價值的。如果我今天沒有看到lifecho說的那句話,我也許還沒有總結出自己現在工作的價值,因為我在這個圈子裏已經迷失了有一段時間。
       何為理想?從小我就是一個沒有理想的人,小學的時候老師問過理想,有的人說,我想當解放軍,有的人說,我想當醫生,回過頭來看,這些人最終當上醫生和解放軍的也應該為數不多,我不記得當時我說的是什麼了,也許是胡亂說的,也許從來就沒有刻如過我的內心。不管怎麼樣吧,印象中,後來所謂的理想似乎跟目標變得很相近,也漸漸有了各種變化。以前讀初中的時候,剛接觸電腦,想做個程序員也不錯,讀高中的時候,剛接觸平面設計,想做個設計師也不錯,讀大學的時候,接觸了大學老師,想做個大學老師也不錯。大學畢業的時候,卻發現,這些理想都跟我沒有任何關係了, 哪怕是那個所謂的“大學老師”,曾經如此接近,最後還是擦肩而過,不過也沒什麼了,或許這種理想就不應該是現在自己身上吧。後來真的工作了,發現理想這個詞離我似乎越來越遠了。特別是現在的狀態,不過還好,我至少還有幹勁,我還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得到什麼樣的生活,我在人生大目標上還沒有迷失。所以很感謝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和虛擬世界裏的每一個人,他們都給過我很多鼓勵和有益的建議。

阅读剩余部分 -

乱-勿看-浪费时间

       前:其实以下的所有废话都不用花时间去看的,只是对生活和工作发发牢骚,确实也没什么内容在里面,免得浪费你的时间……      
       无法控制整篇文章的基调,因为这个是随着我心情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直都确定自己写不出什么特别阳光的东西来,一直都感觉自己的生活其实是处于消极之中,可为什么每天还要露出那么多虚伪的笑容呢?后来,我发现,其实那些笑容也并不虚伪,至少我笑得还很自然,因为我要懂得融入这个团体,就如同一个间谍一样,如何改变自己的伪装以适应各种环境。当初担心的那种麻木状态,我想现在已经发生了,因为每天的工作积极性相比较以前大打折扣,不知道这种状态还要持续多久,很像今年八月份的状态,稿子也写不出来,也许是因为生活中灵感真的缺失了,也许是因为前段时间写年终的各种总结把自己给耗尽了, 还要恢复,可这到底是要让我达到什么样的状态呢?我暂时还没发现,只是觉得有些事情,我要说出来提醒一下自己。
       昨天母亲打电话来说有个熟人要找他们借钱,沉默了一下,我说,“借吧,我没意见”。这年头,买房子是个难题,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这人偏偏这个时候来借钱,这不是明抢啊,明知道我明年也要买房子,还在这里装。但问题就在于,我欠人一个人情,这个时候我发现欠别人什么都可以,千万不要欠人人情。借了也好,这样我明年就不用买房子了,反正也是凑不够首付,我如果需要每月还贷就好了,我每月就能还4000,还30年我就能还出一套房子来,可那个时候我都50岁了,汗。可我现在没有首付,到明年,到后年又怎么样呢,如果我改变不了现状,吃着那点死工资,我一样是买不了房子。所以还是听天由命吧,钱这玩意,在买房子面前,都是一坨shit。

阅读剩余部分 -

闭着眼睛刷牙

        文章是从这句话开始的,因为早上刷牙的时候下意识的把眼睛闭上了,好久没有这种感觉,熟悉并且亲切。以前读高中的时候,学习很紧张,所以每天几乎都是五点钟起床,为了起床后能够再休息一下下,所以从那个时候起我养成了边刷牙边睡觉的习惯,哪怕是两三分钟,也觉得足够了。后来读大学了,再也不用每天五点钟起床了,但偶尔需要上第一节课的时候,7点钟起床还是有些许难度的, 所以那个时候偶尔也会回想起闭着眼睛刷牙的感觉。工作之后,好像每天让所有的杂事给冲昏了头脑,虽然每天7点半起来,但却早已经忘记做这件事了,自然也早已忘记了闭着眼睛刷牙的事情了,今天突然间想起来,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 
       ……
       上班的时候并没有特别的心情好,但也许是因为上班前听了十来分钟的歌,所以似乎自己也会模模糊糊地哼出一些调调,自我感觉还很良好。不过其实我并不懂什么蝌蚪文、也不懂简谱,可我会画高音符,这是小学音乐课上我最喜欢干的一件事。以前读小学的时候,音乐成绩很好,但最终我也没走上这条路,或者说我压根也没想过要走这条路,后来我也没有像林夕一样,虽然同样有中文系的求学经历,我最终也没成为优秀的作词者,虽然每天都在哼着不同的调调,听上去感觉不错,但最终我也没成为作曲者。不过生活还是要继续的,没有那么多一定要去做的事情,却有很多需要去做的事情。 
       ……

阅读剩余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