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确是无法被总结的
实际上看似生活是很好记录的,只要像小学生写作文一样,把每天发生的事情都写下来就好了,只要有日期、时间、天气和正文,那就可以算是一篇日记了,但实际上当人们长大了之后,很多时候不太愿意去记录这些东西。一方面原因在于时间久了对文字渐渐感到生疏,甚至很难再写出什么像样的文字,即便是那些读书的时候写作文很厉害的人;一方面在于人长大了,生活也变得复杂了很多,每天要发生的事情远胜于小时候的那般单纯。如果真的想好好记录这样的生活, 难免会让人感觉到很麻烦,也很让人觉得头疼。这样人们会选择其中的一件事去记录,以减轻自己的思维负担,因为不能为了记录生活而给自己造成更多的负担,不然就失去了记录生活的意义。
特别是对我而言,写东西是一件很让人觉得有价值的事情,所以我从来不希望自己写的东西是自己都不愿去看的东西,我认真地去思考每一个问题,认真地去观察每一个人,认真地去组织每一个词、每一个短语和每一个句子,我希望我记录下来的东西是真实而且让人觉得可读的。但实际上当自己更换了新的环境之后,很多灵感已经渐渐失去了,很多本应该可以写出来的东西去再也找不到感觉了,直到现在也还停留在那种状态下。脑子里有想写东西,但是一到电脑面前似乎就写不出来了,这一点跟在回来的火车上完全不一样,在火车上我的思维是最活跃也是最深入的,所以在那个时候往往能写出很多让自己事后都感到不可能写出来的东西。有的时候真的佩服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家伙,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其实我也很迷茫的。
年轻的时候我们为自己的身体而自豪,因为几乎很少生病,就算有一些意外的擦伤,也很快就能痊愈;渐渐的我们长大,对自己的身体也不再像以前那么自信了。今天月末的最后一次检查终于结束了,感觉就像是一个学生刚刚完成了一场大考一样,有舒心,却还是有些余悸,不知道该如何完成剩下的一天。然后早早的就去洗澡,洗衣服,刮胡子,刮胡子的时候用镜子好好照了照自己,这么多年来,真正认真看了看自己的双眼,感觉巩膜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白,虽然没有血丝,却也几丝混杂的黑色带状物,也许是因为劳累,也许是因为操心,也许是因为自己真的长大了。曾经在罗江进行地方调查的时候留下过一张照片,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照片里的小孩子,双眼是那么明净、透彻,巩膜如牛奶一般白,眼睛也很大,很有神。那个时候就意识到,也许真的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小孩子体会不到一个成年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也不知道一个成年人每天要去思考多少东西,他们能做的就是无忧无虑的生活,然后渐渐地要接受学校的磨砺,然后走入社会,变得跟当年他们看到的成年人一样,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规律,至今无人能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