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个讲道理的时代

     对我而言,这的确不是一个讲道理的时代,因为很多道理自己长这么大都已经耳熟能详了,虽然这样说有些自傲,但的确无论是大人们还是其他人,无论是电视上还是书本上,讲的很多道理,似乎都是我明白并且能够自己表达和描述出来的。所以这个时候我渐渐显得有些不愿意去听这些,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好习惯,也许这样会让自己的道路上多一些曲折,但的确很多道理并不是光说出来就一定能够奏效的。小的时候,没有网络,我们只能通过看书、看电视和听长辈们讲道理,那个时候的道理说实话的确曾经打动过我,那个时候讲的小故事说实话的确让我觉得自己真的写不出来,但当自己也长大到了这个年龄的时候,却发现很多道理已经不是那么简单了,因为自己也开始要面对自己的生活,自己也开始学会总结自己的生活,总结自己的道理,渐渐地,自己也一样能够写出那样的道理,渐渐地自己也开始觉得那些道理显得一文不值了,因为这些我也能够想到,因为这些我也一样能够做到,因为我一样能够用这些道理去教育那些比我小的人,甚至是我的同龄人。 
     今天母亲让我看一部电视剧,我拒绝了, 并不是出于没有礼貌,而是因为虽然没有看到过,但是里面的道理我都明白,看的话无非是在继续重复很多故事情节和重复听取更多的道理。这并不是一个讲道理的时代,而是一个用道理的时代。如何能把这些道理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如何让这些道理激发自己的潜力,如何让这些道理给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去想的。而不是整天沉迷于那些道理中不能自拔,每天都告诉自己要怎么做,而每天结束的时候都发现自己没有做到,这个时代的思维方式是空前爆炸的,不同于上个世纪80年代,也不同于上个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人们的思维方式是被压抑的, 人们能够接触到的空间是狭窄的,人们能够想到的东西也一样是有限的,即便真的想到了,也没有说出来的机会,最后也仅仅成了自己心中的道理。而现在人们可以接触到的媒介大大增加了,所以我们也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一个年龄段讲出属于自己的道理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不能纯粹讲道理的时代,而是一个需要我们去用道理的时代,是需要我们用行动去实践道理的时代。

生活的确是无法被总结的

      实际上看似生活是很好记录的,只要像小学生写作文一样,把每天发生的事情都写下来就好了,只要有日期、时间、天气和正文,那就可以算是一篇日记了,但实际上当人们长大了之后,很多时候不太愿意去记录这些东西。一方面原因在于时间久了对文字渐渐感到生疏,甚至很难再写出什么像样的文字,即便是那些读书的时候写作文很厉害的人;一方面在于人长大了,生活也变得复杂了很多,每天要发生的事情远胜于小时候的那般单纯。如果真的想好好记录这样的生活, 难免会让人感觉到很麻烦,也很让人觉得头疼。这样人们会选择其中的一件事去记录,以减轻自己的思维负担,因为不能为了记录生活而给自己造成更多的负担,不然就失去了记录生活的意义。
       特别是对我而言,写东西是一件很让人觉得有价值的事情,所以我从来不希望自己写的东西是自己都不愿去看的东西,我认真地去思考每一个问题,认真地去观察每一个人,认真地去组织每一个词、每一个短语和每一个句子,我希望我记录下来的东西是真实而且让人觉得可读的。但实际上当自己更换了新的环境之后,很多灵感已经渐渐失去了,很多本应该可以写出来的东西去再也找不到感觉了,直到现在也还停留在那种状态下。脑子里有想写东西,但是一到电脑面前似乎就写不出来了,这一点跟在回来的火车上完全不一样,在火车上我的思维是最活跃也是最深入的,所以在那个时候往往能写出很多让自己事后都感到不可能写出来的东西。有的时候真的佩服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家伙,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其实我也很迷茫的。

阅读剩余部分 -

既有铁路施工兴起的时代

       不同于往常,旅途沿线除了传统的民房和传统的高楼,还多了一些新的景观,包括大型冲击钻机、正在进行路基填筑的新路基,正在进行站改的车站,正在进行架梁的高墩,已经完成架梁的全线高架客运专线。这足以证明这是一个既有铁路兴起的时代,加大对铁路建设的投入是国家带动经济的重要手段,而铁路投资中,既有铁路的建设则是重中之重。既有铁路是在原有铁路基础之上进行的铁路建设,主要目的在于对原有铁路进行扩能改造,大多数既有铁路均是在原有铁路旁边数米兴建的。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过程审批的难度,但是不得不承认,正是这样的既有铁路建设,重新掀起了铁路建设的高潮时期。正如当时西南交通大学召开专门的学术研讨会一样,在这个高铁建设的高速时期,对于西南交通大学而言,也一样是一个千年难遇的机遇,因为有这样的机会,西南交大的学生和老师有了更多的实践教学基地,也能够有效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也暴露出中国原有铁路设计和布局的种种弊端,无论是输送能力还是线路的布局,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正如很多大型城市的下水管道布局一样,在建设初期缺少一定整体规划,在使用多年后,就不得不面对种种现实。此次铁路建设的目的在于拉动内需,但实际上也一样是一个政治行为,因为其中有太多的军事战略意义。国家希望更多的地方能够通行高速、准高速铁路,这不仅将直接拉动该地区的实际经济水平,同时也将直接影响军事机动性的提高。正如日本当时的高速铁路建设一样,也许不同的是,他们的起点很高,所以从一开始就在以一个高标准去完善自己的铁路建设,所以直到现在日本的高速铁路还依旧能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也是处在一个高标准高起点的基础之上,但实际上这是完全针对我们的原有铁路,而我们的原有铁路的确已经落后很多了,甚至很多地方的铁轨都还在使用枕木,很多地方的道砟已经很大程度上下沉,很多地方的桥梁已经开始逐步荒废。这已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铁路的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设,特别是既有铁路的建设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样的现状,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全线高架,或者大部分高架,几乎都能够保证在80%以上,比如典型的京津高铁、京沪高铁、成灌铁路、郑西客运专线, 武广高铁……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是采用典型的高架为主的建设方针,这样有效地节省了土地空间,还能够充分发挥专线的作用,以无砟轨道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只是以上列举的这些铁路并不全都是既有铁路施工,甚至有一些是完全的新线路施工,既有铁路施工必须要面临难道极大地原有铁路防护问题,稍有不慎就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阅读剩余部分 -

8·1

      对八月没有特殊的感情,也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八月,因为一般八月份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就解决掉了,而且还感觉非常得快,并不是因为夏季的烦躁,但有的时候人就是这样。你不得不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特定时间会让自己感觉过得非常快,比如对我而言,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一点的时间久过得异常快。这也许就是时间的特殊性吧。不会让你轻易猜透,也还能继续控制着我们的生活,只是我们也曾经有机会做时间的主人,那就是我们认真积极生活的时候,无论时间过得快与慢,最后我们都能够成为真正的主人,仅仅因为我们是人。
     以前在文中总是说自己离家太久了, 今天终于要踏上回去的旅途了,这是一个让人生畏的未知旅途,但感觉能够回家一趟,一年来,一直在逃避,不愿意回去,不愿意回去面对周围的人,但无论是父母的言辞,还是自己的独断,在时间面前,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了,我想我至少不应该跟父母过不去。即便不愿意面对那地方的人,我也一样要学会面对,所以我也不想逃避了。也许有旁人的冷眼,也许有路人的讥讽,更或者有闲人的调侃和谩骂……,我也一样要回去,我只有充分面对了这些东西,我才能够重新上路,才能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虽然没有赶上家母今天的生日,不过我想我能够回去一趟,二老都是很开心的,所以我内心的歉疚也就没有那么深了, 毕竟这样的现实状况是因为工作的忙碌和铁路系统的潜规则。

阅读剩余部分 -

没有故事的生活

    前略:那些文人总是说,文学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那些老师说,写作文要从生活中去寻找素材。放到自己身上,才发现,我的生活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活生生故事,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素材,我的文字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性。   
     喝酒总是一个很恼火的事情,自从上次喝醉了,就再也不想喝得烂醉了,不仅对身体不好,而且对形象也不好。偶尔喝醉的时候到卫生间,都会看看自己的脸,虽然事后都不记得什么样子,但还是能记得那个时候有感觉自己是很囧的。因为开会的缘故,所以同事的生日宴,很晚才去,这样就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去的时候,几乎大多数人都已经醉得不省人事了,我也就省得再用那小酒量去跟他们拼了,毕竟还差得远呢。不知道那个时候是喝醉了还是没喝醉,突然间想起来,开会的时候有个朋友打电话给我,我给挂掉了,所以趁着还清醒,赶紧给她把电话拨过去,不然到最后我也不省人事的时候,就完全把事情给忘记了,那就不像是我的风格。对我而言,似乎每次打电话,都会把自己心中情绪带进去,也许已经有些病态了,但依旧还是会不经意的就做出这样的事情,这让自己都很不能理解。为什么现在会变成这个样子?我不断地问自己,最后还是没有得出结果。
     印象很深的一点是,她想让我以后写东西阳光一点,积极一点,不然就不能激励她了。其实我何尝不想这样呢?只是似乎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很难改变这样的现状了,以前写东西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虽然每次都在提醒我自己,但是却会在不经意间就把文章的风格和感情倾向固定在原有的基础之上了。虽然我们所处的境遇是很类似的,同样的行业、同样性质的单位、类似的工作环境和生存状态,但其实我知道她对生活和工作一向都是很积极的,即便是放在当下的工作,也是如此,她这样说,是想让我也能够对生活积极一些。这样也不至于每天都在那里无病呻吟,所以对于这样的建议,我可以欣然接受,只是我仍旧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

阅读剩余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