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KHAM

      尽管我知道用这个名字做标题很俗气,尽管我知道在这个时候跟很多人一样去怀念这个人的过往和我们的过往很俗气,尽管关于他的一切充斥着争议,但我仍旧觉得这让我想起了很多以前都不曾有机会去想的东西。回想初中的时候买一件曼联的盗版球衣,那还是一个小城市买不到正品球衣的时代,那也是一个大家一起混乱踢球的时代。所以自己一笔一划的用圆珠笔在球以上把号码和名字画下来,不记得画了多久,但终究我是完成了的。但毕竟比不了在外面印制的号码,加上自己那个时候水平并不高,实际上那件衣服基本上没有怎么穿出去过。只是那个时候暗暗的觉得自己喜欢右边路的位置了,但慢慢的大家却习惯性的把我顶到了中锋的位置,倒不是因为我多强壮,多高大,也许只是因为没有人愿意走中路吧。坚持了那么多年,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不敢说水平突飞猛进,但至少水平已经在同龄人中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了。尽管在中路,我依旧还是没有那么强的进球欲望,总是不经意的就往右边跑,然后给人送球,原来我一直还是觉得自己崇拜的是贝克汉姆吧。

       那个时候某坤爱的是11号,某辉爱的是10号,某恒爱的是7号,其实他们组合在一起,会是不错的团队,加上我呢,对它们来说,也许是个更好的团队,当然了,我肯定是不会非要去争那个7号的,但7号终究是我多年以来最想要的号码。所以初中的时候,谢海涛跟我一起买了罗马的球衣,他选了蒙特拉的9号,然后我选了7号,他说,7号是个不知名的家伙,我说我才不在乎那个人有多知名,反正我得要7号。再后来高中了,印象中是没有买球衣的,因为大家都选完了号码才想起我,倒不是因为我踢得多不好,只是那个时候大家可能都有点小自私吧,所以没有选到7号,不过并不郁闷,毕竟那个时候还是知道踢球只能是一个兴趣爱好而已。读大学了,因为受伤的缘故,对于会踢球这个事情,其实一直是隐瞒着的,直到后来大家在龙兄的发动下买了AC米兰的球衣,然后大家再一次偷偷的把号码选了,然后大家偷偷的组织比赛,把我拉去做个替补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会踢球,而且踢得还不算差,但终究是错过了号码选择的,所以我也并没有太在意,毕竟因为自己是受伤了的,所以对于院队都没有多大的兴趣。直到大学毕业那年,院队的人凑不够了,考虑到我也是个元老,还是把我拉进去,互相谦让啊谦让啊,我就选了10号,没选7号的原因是觉得后辈们既然有想要的,那就留给他们吧,不是都说10号是很多kicker的梦想嘛,我也感受一下为什么某辉当年那么喜欢10号。直到这里位置,我想我的求学生涯里,与7号仍旧结下了不解之缘。

阅读剩余部分 -

混沌

       当人们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时,喜欢用这个词,我也并不例外,混乱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应该持续有半年的样子了,至今没有找到什么头绪,也至今没有找到什么根本性的解决办法,也像什么事情都分摊出去给好几个人来做,不过这终究是自己要去完成的事情,这一切的混乱和不可控都是自己必须要去面对的。周三的晚上,继续是加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几乎每天都在加班,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这种加班不如以前在广西的加班那种感觉好,因为很多加班既是无谓的,又是可以避免的。我继续疯狂的抱怨,我继续满怀愤愤不平的情绪,那个时候我以为年轻就是这个样子,是不是看着不顺眼的就不看,是不是看着不爽的就不做,其实不是,其实也是。庆幸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太过于勉强自己的情绪,也庆幸自己能够在每次情绪化之后告诉自己要冷静。可这种混沌的状态到底能够带给自己什么,我根本就不清楚。

       一周前得到了另一份工作的用工意向,跟妻子商量了很久,也并没有得出一个实质性的结论,有的时候就想,如果真的不想干了,那老子真的也就不干了,因为还有一份工作在等着我做。可工作真的可以等吗?这就如同是机会一样,永远不等人的。而这个工作到底是不是机会,我自己都并不清楚,我一直在疯狂的敲击着键盘,我以为这样就可以让自己忘掉很多烦恼,我以为这样就可以让自己找到一个准确的方向。不记得上一次发布日志是什么时候,这一段时间,大大小小的事情也发生了很多。比如装修过程中发生的矛盾,比如某浩来成都旅游,比如开始考虑自己创业的问题,比如大概想到了今后增值教育的大概方向。我想这算是一种进步吧,但每次想到这些琐碎的事情,一样会觉得自己很恼火。那天某浩也说,你现在怎么这么不自信,跟以前不一样。不知道是什么打击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于是那天我很认真的思考了这个问题,那么我的六级是不是真的一无是处呢,那么我的能力是不是真的到哪里都应该只有2000块的待遇呢,那明显不是。尽管在不断的走下坡路,但我还是庆幸自己很多地方能够牵制住自己的情绪,并且不断的告诉自己,还要坚持,不管抓住的绳子还是稻草,那对我来说,其实都是一样的,只要坚持下去,那这些东西都有可能成为改变我命运的东西了。

阅读剩余部分 -

行色匆匆·云南之行(一)

       从云南回来已经快一周了,一直没有找到时间回顾几天来的旅行,算是旅行,也算是奔波,因为云南的交通确实受到了地形的极大限制,如果不是有两趟省内短途飞行,那无法想像全程都坐汽车,那要浪费多少时间。实际上想起去云南,就是那一刹那的事情,老婆说一来想春节的时候好好放松一下,二来去云南看看少数民族的风情,因为计划的突发性,很多问题都没有想清楚,就匆匆忙忙的去做了,比如机票的时间问题,因为没有跟师弟沟通好,所以改签了两次,结结实实的损失了我500块大洋,看上去虽然不多,但实际上因为成都到昆明的机票本来就不贵,便宜的才280,这样想的花,500块大洋还真的是有点让我心疼。出去玩虽然不至于穷游,但还是不想大手大脚的,毕竟连工薪阶层都算不上,能省的地方还是要省的。去云南的行程一定要规划好,特别是飞机起降的时间,如果涉及到几个小时内要乘坐两次航班,一定要给后一趟航班留出足够的时间,否则一定是一个悲剧。

        所以简单制定了行程计划,2月5日晚飞昆明,宿昆明,某锴5日凌晨到昆明,6日一同去石林,7号早上昆明飞普洱,某锴表弟到普洱机场接我们到孟连,预计车程4个小时,晚上夜宿孟连,接着连续几天都以孟连为中心活动,包括去中缅边境口岸和西盟,11日早上出发到西双版纳,预计中午抵达,晚上夜宿西双版纳,如果价格极为昂贵,考虑回普洱住宿,第二天返回野象谷。12日下午6点45分从普洱飞昆明,9点45昆明飞成都。看上去行程非常紧凑,实际上也是因为仓促的制定,加上云南的交通状况受到地形的影响,这点确实没有考虑充分,所以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路上度过的,而且中间出现了一些小意外,不过倒是对整体行程没有 太大的影响。

       实际上我是真心没写过攻略,所以我还是想把自己在这次旅行中的见闻写出来,供需要的人参考,基本上什么言论是不会有太多的,大多还是按照流水账的形式记录的,配上图文。

阅读剩余部分 -

从烟民开始说起

       中国有很多很多烟民,有抽着几百块钱一包烟的民,也有抽着几块钱一包的民,即便如此,烟民之间就抽烟这个问题来说,真的是不是有什么贵贱之分呢?也许有,也许没有,至少烟民们觉得有。那么,实际上无意批判烟民抽烟是否正确,也无意讨论抽烟是否有贵贱,更无意去得罪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只是就自己多年来看到的事情,说说自己的想法。习惯性的还是由一件事说开来,这样可能比较自然。

      公司有很多抽烟的人,这些人里有的人是部门经理,有的人是基础岗位,有些是新人,有些是前辈,那么是不是前辈就一定随时能揣着烟呢?我不知道,至少在这里看到了一些自己以前没看到的东西,甚至让我觉得有些哭笑不得。抽烟之人,是否应该对自己的经济实力有所衡量?抽烟的人是否应该对自己的人际来往有所衡量?至少我经常调侃自己说不抽烟就是因为没钱,没钱抽什么烟啊,过着每天蹭烟的生活,真的有点让人觉得凄凉。每天就习惯性的问同事一句,有烟吗?那碍于情面的同事,特别是一些新人,肯定说有啊。其实如果说是自己的烟抽完了,又是上班时间,不想去买,临时蹭一根,也无所谓,结果过了半个小时,就又去找同一个人蹭烟,那就有点好笑了。然后就是一些很抠门的部门经理,真的不知道一个月发那么工资拿来干什么了,还是真的就那么抠门,没事就找个小专员要烟抽,对他们来说,不管是云烟还是红塔山,不管是玉溪还是苏烟,反正什么级别的都能驾驭,抽出来都是那种感觉。

阅读剩余部分 -

被调侃的安全感

       女人们喜欢找让人觉得有安全感的男人,无论是身体上的安全感还是物质上的安全感,这似乎都是很重要的一项考核标准,而往往这样的安全感究竟带来的是什么,我想大多数人还是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因为大家都在寻找这种东西,所以就跟着就寻找了。不知道对男人而言,也有安全感的问题,但我想对男人而言,物质上的匮乏,一定会造成心理上一定波动。往往被大家热烈调侃的安全感问题,似乎就成了现实生活中最最现实的问题。

       回想读大学之前,我没有固定的零花钱,当然也不需要有固定的零花钱,因为我不怎么花钱,所以钱和物质对我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我只是觉得必须要买什么的时候,自然会跟父母开口。后来读大学了,很庆幸父母信任我的自制力,所以他们往往是一次性给我一个学期的生活费,但即便是这样,相对于那些不从家里要一分钱的人来说,我仍旧是惭愧的。但那个时候我开始明白一些道理,就是手里的钱不够的时候,似乎做什么都会有拘束,很感谢父母尽他们最大的努力,给了我足够的生活费。大学毕业那年,我开始走入社会,那个时候拿着一个月2000块的工资,其实看上已经是读大学时每个月的生活费的五倍了,但毕竟那不是学校了,仍旧会觉得其实身上没有什么钱,还需要有更多的钱,自己才能放开手脚去做事情,甚至是放开手脚去辞职。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也真的是挺幼稚的,但终究还是逃避了那段艰难的日子,第二年我一个月有5000块了,我觉得那还是不错的,就觉得咬咬牙,我两个月就有一万,两个月就有一万,想想二十几年前,万元户还是多有面子的,当然了物价不能够同日而语,但慢慢的看到卡里的钱多了起来,有了几万块了,才发现,这个时候,其实自己稍微有点踏实了,没有那么焦虑和浮躁了,因为看到钱是在慢慢积累的,我就觉得原来工作和生活还是值得追求的。

阅读剩余部分 -